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養魚要注意的事


1、愈小的魚缸愈難養
我的魚缸是20公分的小缸,水質及水溫容量變化。由於魚缸小,水量少,溫度變化快,夏天夜晚水溫為28度,白天則可以飆高至31度。有時魚群會浮游在水面上,可能是因為魚兒密度過高或是殘餌及排泄物沉積過多,且新缸生態系統尚未健全,造成水中溶養不足或是含氨過高,魚兒紛紛浮上水面吸取氧氣,這些變因容易使得魚兒生病而死亡。

2、定期換水
剛養魚不知道要換水,只有在水量減少時加水。尤其小魚缸內魚兒密度高,換水更是重要,能稀釋水中來不及分解的有毒物質。
3、不要亂換水
魚兒大量死亡後,第一反應為應該是水質問題,即大量換水,且自來水未處理過就加入魚缸,這對魚兒是一大傷害。一般來說,大約一次更換約1/3水量即可,每週更換一次。可視魚兒適應程度調整換水量及換水周期。
4、做水
自來水中含有的氯氣對魚兒有害,加入魚缸前需先加以處理,最簡便的方式為以保特瓶或水桶盛水不加蓋,置於室外2~3天即可使用。
5、水質穩定劑
做水期間加入適量的水穩可幫助除去氯氣及金屬離子。新魚入缸或換水時也可滴幾滴幫助魚兒適應水質及保護魚兒表面的薄膜組織。
6、硝化菌
魚缸中最重要的益菌就是硝化菌,硝化菌可將魚兒排泄物及殘餌所產生的氨分解,過量的氨會使魚兒氨中毒。若要快速增加硝化菌數量,可使用硝化菌液加入外掛過濾器中。硝化菌需在活水中培養,且需要附著物,通常大量附著於過濾棉上,過濾器中可加入陶瓷環或是生化濾石增加其附著面積。新設缸時可向店家要一塊使用中的濾棉加入自己的過濾器中,其中已附著大量硝化菌。
7、養水
新設的魚缸切勿馬上放魚,此時缸內的生態循環還未建立,魚兒無法適應,很容易生病或是死亡。設缸後請至少讓過濾器運轉3天,能等的話是愈久愈好,一個禮拜或一個月,主要是要消除水中的氯氣及培養硝化菌。
8、飼料勿過量餵食
通常一天餵食兩次,少量,五分鐘內沒吃完要儘快取出。殘留在魚缸中的飼料會產生氨,氨對魚會造成極大的生命威脅。
9、魚缸清洗
換水與清洗濾棉不要同時做,避免硝化菌數量驟減無法維持水質。濾棉上如有飼料殘留應儘快清除,濾棉不要洗的太乾淨,將異物沖洗掉即可,以免將硝化菌也一併清洗掉。換水時可使用虹吸管將魚缸底部的砂石輕輕翻動,吸出殘餌及排泄物,再注入處理過的新水。
10、對水對溫
剛買回來的魚不要直接丟入魚缸,這樣容易使得魚兒不適應水質及水溫而死掉。買回來的魚請不要拆封,直接放在水面上10分鐘,使袋內外的溫度平衡。拆開袋子將魚缸的人注入少許進入袋中,隔5分鐘將袋中的水取出小部份再注入魚缸的水,如此反覆兩三次後,袋中的水溫及水質已經與魚缸非常相似,可以將魚兒入缸了。以上的時間間隔及重複次數沒有一定,視魚兒適應能力而定,可自行調整。
11、不要驚嚇魚
魚兒對於驚嚇是有身理反應的,受驚嚇的魚抵抗力會下降,容易生病。一些小小的注意可避免魚兒受到驚嚇如:換水時放慢動作、不要拍打魚缸、不混養不合的魚種、不抓魚撈魚等等。
12、瞭解魚兒適合的水質
有些魚適合弱酸水質,有些適合弱鹼。有些底砂可使水質偏酸,有些可以水質偏鹼。這部份的知識我還不是瞭解的很充分,提出來給新手們參考,飼養前請先行瞭解。
13、瞭解適合養在一起的品種
有些魚生性兇猛,不適合與其它品種混養。這部份的知識我還不是瞭解的很充分,提出來給新手們參考,飼養前請先行瞭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